:::
前言
(
2020/04/16更新)
目前在產品碳足跡資料庫中,以日本及韓國發展較為完整,而其他國家(包含我國)則是以建立國家層級之生命週期資料庫為主,上述資料庫除涵蓋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外,亦包含其他環境衝擊項目,茲將國內外碳足跡資料庫以及生命週期評估資料庫整理如表 1所示。由於日本及韓國所發展之產品碳足跡資料庫較為完整,故將其詳細介紹如後,另亦將簡要介紹歐盟、美國之生命週期資料庫。
表 1、國內外碳足跡資料庫以及生命週期評估資料庫彙整
國家 |
資料庫 |
涵蓋範圍 |
台灣 |
ITRI Database (DoITPro) |
台灣 |
日本 |
Japan National LCA Project |
日本 |
日本 |
碳足跡資料庫 |
日本 |
韓國 |
Korean LCI Database Information Network |
韓國 |
韓國 |
碳足跡資料庫 |
韓國 |
歐盟 |
European Platform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(ELCD) |
歐洲 |
瑞典 |
SPINE@CPM |
全球 |
丹麥 |
EDIP |
丹麥 |
丹麥 |
LCA food |
丹麥 |
荷蘭 |
IVAM LCA Data |
荷蘭 |
荷蘭 |
Dutch Input Output |
荷蘭 |
荷蘭 |
Franklin US LCI |
美國 |
瑞士 |
ecoinvent |
全球/歐洲/瑞士 |
瑞士 |
BUWAL 250 |
瑞士 |
瑞士 |
LCAinfo |
|
瑞士 |
Swiss Agricultur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Database(SALCA) |
瑞士 |
德國 |
German Network on Life Cycle Inventory Data |
德國 |
泰國 |
Thailand LCI Database Project |
泰國 |
澳洲 |
Austrlian Life Cycle Inventory Data Project |
澳洲 |
加拿大 |
Canadian Raw Materials Database |
加拿大 |
美國 |
US LCI Database Project |
美國 |
國際間各項計算產品碳足跡的標準,均界定計算時需以生命週期之考量,包含原料開採階段、產品製造階段、運送銷售階段、使用階段、及丟棄後處置與回收階段等全部的「碳」排放量。故生命週期評估(LCA)軟體及其資料庫的使用,就成為計算產品碳足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目前國際間常用的生命週期評估軟體,包括德國Institut fur Kunststoffprufung und Kunst-stoffkunde開發之GaBi,資料庫包括800種不同的能源與材料流程與400種的工業流程,採圖形介面設計,初學者也可使用。由荷蘭Leiden大學開發之SimaPro,其特色為採用ecoinvent資料庫,具有豐富的製造階段數據。荷蘭VHK於2005年開發之Eco-report為一簡易版的LCA軟體,可以評估產品環境衝擊並作為產品環保性分析工具。英國研發的Boustead Model是最早的LCA工具之一,擁有龐大的能源、生產燃料及物流之資料庫,可應用於各種複雜的產品,但是無法進行環境衝擊評估。
在國內,工研院開發台灣唯一擁有本土資料之生命週期評估軟體「DoITPro」。資料庫包含本土化數據,例如台灣的電、油、燃料、金屬、化學品、塑膠等等初級數據,較之全然使用國外資料庫數據軟體,更能使計算結果切合國內廠商之需求與符合實際現況。
使用前述LCA軟體中所隨附的資料庫計算後,視所採用的衝擊評估方法(例如:Eco-indicator 95、Eco-indicator 99、CML、Eco-it、....)即可得出不同的環境衝擊指標,包括:全球暖化、優養化、臭氧層破壞、酸沈降、水中生物毒性、陸上生物毒性、對人類毒性、非生物性資源耗損、重金屬污染、冬季煙霧、夏季煙霧、農藥、能源、固體廢棄物、及水資源等等。但計算產品碳足跡時,所需的環境衝擊指標是單一的,即「全球暖化」,故若將一些基礎原物料進行LCA盤查與計算後,將全球暖化的環境衝擊數值抽出,以「單位kg CO2e」表示,即可作為基礎原物料碳足跡二級數據。
(本計畫2011整理)
|